經文:出16章
金句:耶和華對摩西說、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、百姓可以出去、每天收每天的分、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。出 16:4
默想:神一步一步地帶領著以色列人,四十五天後來到了汛的曠野,在這裡又發生了一些事情,神又在這裡給以色列人上了非常寶貴的一課。祂讓他們知道了,這位救他們出埃及、過紅海、解水難的耶和華神,乃是像父親一樣每天供應他們活命的需求的神
。
神用美物養活祂子民~當以色列人在汛的曠野,因著沒有吃的就埋怨耶和華,之前三次的水的經歷,還是沒有讓他們對神的全能與供應産生信心。儘管如此,耶和華還是夜間降下肉、早晨降下嗎哪給他們,並且如此供應長達四十年之久v35。我們的神祂是我們的天父,知我們的需要,而且也會豐富供應。因此主耶穌在《太6:31-32》中教導我們說,所以不要憂慮、說、喫甚麼、喝甚麼、穿甚麼。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.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、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。我們只要確認定這位創造萬物的全能神是我們的父,我們就能得著不為明天憂慮的恩典。 到了新約時代,神將最美的生命之糧耶穌基督賜給了我們,使我們心靈不再飢渴,並且得著永生的生命。
神期待人可以信靠祂~神在曠野應許供給以色列人糧食,滿足他們的需要;不過他要試驗各人是否順服,他要知道百姓會否遵守他的吩咐。一,以色列人民每天必須撿當天所需的食糧。二,第六天要撿兩天的份。前者是作為「考驗」,後者很清楚是與安息日有密切關係。我們可以看出上帝不只帶領他們出埃及,也要更新他們的心靈。這種更新的訓練是透過撿拾「適量」的食物來考驗、改變他們過去那種「不安全感」的心態,進而對上帝的話有絕對的信心。一個人如果對明日沒有信心,就會多出私心,養成貪婪的行為,而貪婪在信仰行為上是非常忌諱的。
事情若出於神必成就~從以列人貪心多收嗎哪就腐敗,但安息日的嗎哪卻不壞,甚至要存在耶和華面 前嗎哪可以留到世世代代。一個東西會不會壞掉,全在於有沒有神的心意!無論任何人、事、物,會不會永垂不朽,不在於它先天條件是否優渥還是平凡無奇,而在於它是不是遵行神的旨意。
真實從歷上汲取教訓~從人這方面來說,以色列人得確可以成為我們的鑑戒,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呢?
1) 埋怨乃是因為信心不夠,我們表面上是抱怨環境、抱怨人,可是根本上,我們是在埋怨神,不滿意神給我們的環境!不要讓埋怨變成習慣!
2) 我們是否像以以色列人一樣,心中是否仍甘願為「世界」所奴役,寧願為了食物而甘願為奴。
3) 當時全會眾都一致地在做一件毫無價值的事──發怨言。因此,眾人一致的事,並不一定證明那事必屬智慧與正直。當時如果有幾個孤單的人,仍然歌唱讚美神,那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。
3) 當時全會眾都一致地在做一件毫無價值的事──發怨言。因此,眾人一致的事,並不一定證明那事必屬智慧與正直。當時如果有幾個孤單的人,仍然歌唱讚美神,那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。
禱告:親愛的天父,謝謝祢,祢知道祢孩子們一切的需要,而且會供給,因為祢愛祢每一個孩子,父啊,求主賜給孩子信心,讓孩子可以因著相信祢必供應而可以不為明天憂慮,更讓孩子可以追求信靠祢、順服祢的生活,謝謝天父,孩子禱告奉主耶穌的名,阿們!